開年“開門紅”。日前,貴州中郵物流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貴州中郵物流”)成功中標新能源行業頭部客戶電子產品及汽車配件省際整車運輸服務五省九線運輸大單,預估合作規模在1000萬元/年。另外,從貴州省物流行業協會也傳來好消息,貴州中郵物流獲評2024年度貴州省物流行業“先鋒企業”和“創新示范企業”。
物流與制造 由“融”向“新”
實體經濟是我國經濟的重要支撐,制造業是實體經濟的核心。而物流作為連接生產與消費的紐帶,對制造業發展意義重大,推動二者融合是提升實體經濟競爭力的重要途徑。貴州中郵物流積極推動傳統物流向現代物流加速轉變,攜手國內知名汽車制造企業、高科技通信頭部企業等,服務制造業發展,2024年服務制造業貨值達423億元。
貴州中郵物流優化倉儲運輸布局與網絡,提供專業化物流解決方案,結合客戶生產制造流程合理配套運力資源,實施“點對點”“倉到倉”運輸配送方案,以此加快供應鏈上下游的無縫對接,提升整個產業鏈的運行效率和響應速度,發展高品質、專業化、精細化供應鏈倉配一體化物流服務,提高了快速響應市場需求的核心競爭力。為保障貨物高效、安全、準時送達,除了自身的運輸載體,貴州中郵物流還利用空運、鐵運、陸運等第三方物流資源,采取不同運輸方式,保證在特殊時間或者遇到突發情況時迅速響應。每一次貨物配送中,針對客戶的不同需求,他們都會制定詳細的保障方案以及應急預案,團隊成員做到各司其職、有效溝通。
“在過去的一年,貴州中郵物流項目組通過資源聯動、物流精益提質、模式創新等關鍵舉措,有力保障旗艦產品首銷、倉儲作業時效、配送按時交付圓滿達成目標,相關自動化項目上線運營為消費者提供了優質、可靠的極致交付體驗!”2024年末,貴州中郵物流收到來自國內高科技通信頭部企業的感謝信,信中高度肯定了貴州中郵物流團隊的專業能力和敬業精神。
“市場+運營” 做好客戶服務
據貴州中郵物流市場部經理郭雪玉介紹,貴州中郵物流商務團隊前后10余次拜訪國內知名民族品牌汽車制造企業,通過線上郵件溝通、線下座談、行業展會交流等多渠道、多樣化溝通方式,與企業各層級人員建立聯系多達上百人次,最終憑借市場化溝通、專業化投標、規范化業務操作等優勢,經其采購部門的嚴格資質審查,認證了“貴州中郵物流作為其對全國郵政需求對接的唯一商務窗口”身份。
優質服務是贏得客戶的永恒主題。“每天醒來第一件事就是翻看客戶群,查看前一天物流項目運營情況,若發生異常情況,須及時反饋,并啟動應急預案。”貴州中郵物流運營部負責人艾麗說,尤其是在冬季極端天氣,團隊一刻也不能松懈,需實時關注天氣、道路情況,強化突發事件防控能力,完善應急預案,在最大限度確保車、貨、人安全的前提下,全力保障運營暢通。
同時,貴州中郵物流打造了TMS系統作為項目專屬定制的線上物流服務平臺,通過TMS系統可對接客戶系統,完成貨物在途節點信息的錄入及推送,實現全程、可視化實時監管貨物運輸安全,為貨主與司機提供雙向保障。
前不久,一批新生產的手機在長沙和桂林出廠,貴州中郵物流執行配送任務。團隊成員嚴格做好接單、預約、提貨、盤駁、發運等工作,根據客戶提出的送達時限要求,分別采取空運、陸運等方式,再嚴格進行落地、簽收、返單、確認等各環節操作,順利完成配送服務。
精益管理 打造行業標桿倉
加快完善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布局是實現物流降本增效的關鍵舉措。“2024年,在貴州省郵政分公司黨委的領導下,我們開創搬遷革新之路,對倉庫重新布局進行優化整改,制定并完善項目管理流程和規范,提升管理水平,將倉庫統一管理和調度,優化資源配置。”貴州中郵物流總經理侯佳佳告訴筆者,貴州中郵物流著力加快倉儲空間的構建與升級,對快消品倉庫進行全方位、系統性的科學規劃,深度優化倉庫布局,引入高位貨架,充分拓展垂直存儲空間,使貨架區域的倉儲空間利用率提升至77%,為貨物存儲構建了更為充裕且合理的空間架構,有效提升倉儲效益。
貴州中郵物流還引入自動傳輸線設備、電動叉車等物流設備,并將其與WMS系統結合,依據倉庫作業流程進行精準適配,以信息化、智能化手段實現對倉庫作業與管理的全方位支撐,高效完成倉庫的統一管控和資源的優化調配。在位于貴陽市南明區見龍洞路的中石化易捷配送倉,貴州中郵物流為中石化在貴州省的1000多個加油站易捷便利店提供商品的存儲、分揀、運輸和配送服務。在面積達1萬平方米的快消品倉庫,存儲的產品需要快進快出,經過貴州中郵物流的科學升級改造,中石化易捷配送倉單日發貨能力從原來的1.2萬件躍升至2.1萬件,分揀正確率從原來的99.97%提升至99.99%,進一步提高了倉庫運作管理的效率和精準度,增強了物流配送的及時性與準確性。
此外,貴州中郵物流始終將安全工作置于首位,堅持不懈地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安全培訓活動以及實戰化的消防演練,筑起安全生產的堅實屏障。通過豐富多樣的培訓形式和高度模擬真實場景的演練,員工的應急處置能力和危機應對技巧得到全面提升,有力保障了倉儲工作的有序、穩定開展,確保項目的每個環節都安全、可靠地運行。